然哥的精神故乡

The Spiritual Hometown of Brother Jang

0%

中国艺术漫步 其三

华丽的青铜时代到秦汉的人像。


一、精美绝伦之工艺

周代奔溃,宗法制度瓦解,各路诸侯并起,设计世界百花齐放,追求自我。

诸子百家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是一个创造的伟大之盛世。

有如此自由的时代环境背景,才有各地不同的精彩的青铜器。

个人创作与时代氛围有关,创造是形状的改变,但本身需要有物质基础,即有材料,材料制作之进步亦都会影响创造。

1.1. 青铜嵌银云纹扁壶

青铜嵌银云纹扁壶运用了错金工艺。

若要把白色的部分错到青铜器上,需要现在青铜器上面凿出空间,把白银倒入。

表面的纹路像兽纹,饕餮纹,在商代有宗教神秘性的感受,而在此却没有阴森的感觉,而变成了一种纯粹的装饰。

是谓春秋战国时代了不起之工艺,错金。

1.2. 曾侯乙尊盘

此曾侯乙尊盘乃湖北出土之绝世名作,尊贵到被禁止出国展览。

曾侯乙系隋国贵族,此造型是用来冰镇酒水于夏天。

上面曰尊,放酒;下面曰盘,放冰。

湿蜡法,模具是用蜂蜡制成,加入牛油松香,如硬肥皂,在上面雕刻,刻出很多细腻的造型,有别于原本陶制模具。

现在的技术无法做出这样精细的东西。

有一种拔地而起的气势,上面圆孔地方有很多细腻的雕刻花纹,各有四条龙往上攀爬,大气又不失优雅。

盘子的部分,上面的装饰于瓶口相映成趣,设计的能力不输当下。

上面的部分放大,从上往下看,见到好几层细腻的装饰,考证曰是双层湿蜡制作而成。

组合在一起,能见到整体的样貌。

四条龙爬在瓶口张望,想到泳池偷瞄靓女。

充满活泼的张力,蕴含想象力。可见当时的制作工艺之巅峰造极。

1.3. 曾侯乙墓铜鉴缶

此曾侯乙墓铜鉴缶乃中国最古老之冰箱。

板子的四周是双层的,中空放冰块,可以放酒水、食物在中间保温,热量不容易进出。

在中国,夏天从山洞中挖取冰块。

历史是用文字记录,文字能被人篡改,但器物不会,会给人最本真之感受。

二、多元风格之产生

中央的权力过大,很难发展其他地方的文化,中央集权是一种统一的风格。

所以周朝瓦解后,各路诸侯方得以发展各自的风格。

2.1. 漆木镇墓兽

此乃楚国漆木镇墓兽,是以前放在墓地前面的镇魂兽。

文化背景:漆器,出产自湖北一带,是以前的楚国。河流很多,森林茂密,在那种环境会诞生出充满浪漫幻想情怀之氛围,这种环境下出产漆树,可以砍伐下来做漆器。漆树一部分也能做棺木,枝叶也能涂在上面防腐。一个艺术作品的产生不会脱离当地的生态环境,而会密切相关。从人文角度来讲,楚的文化浪漫而充满想象力,有别于北方因为严苛条件的务实,比较率直,直接。这是人文特色上面的区别。

镇魂兽用来保护祖先的墓地。造型奇特,或者说是浪漫,借着造型来表达情感的夸张感。

何为浪漫?借着造型和色彩来表达内心情感上的夸张。

镇魂兽色彩强烈,表情夸张,上面的鹿角,其实却比较可爱。

2.2. 双头四角镇墓兽

双头四角镇墓兽头上生机盎然、雄壮威武的鹿角,能给人一种激昂爆裂之感,才能震慑别人。

鹿在中华文化里面很受欢迎,福禄寿,禄与鹿同音,代表吉祥的意思。

鹿角也能医用,鹿亦都很温驯。

2.3. 黑陶鸭尊

此乃黑陶鸭尊,出自中山国,今日之河北省内。

工匠把生活中见到的鸭子的形象与酒樽合为一体,下面有脚,有点像动画片的夸张,有一种幽默感。

一个自由的时代能令人放轻松,而不是被条条框框限制住自己的想象力,生活自在才会有幽默感。

艺术本身是帮助你从狭隘的思想解放出来,从而找到生活中的乐趣。

2.4. 中山国山形戢

用美丽和漂亮形容武器,可能有点匪夷所思。

稳重而大气的山的造型,下面有一个回勾,有一种云纹的感觉,形成整体优雅的效果。

像今天的极简主义,是一个完美的造型。

从一个武器都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美感。

2.5. 中山王十五连盏烛台

中山王十五连盏烛台,上面有十五个灯座,呈现一棵高大的树的形象。

上面竟会有猴子在爬来爬去、荡来荡去,设计者必定仔细观察了猴子的神态,才会使里面有很多活泼的元素。

下面有两个人抬头看上面的猴子跳来跳去,活泼精彩。

又有几只老虎撑起来,使得整体不会显得简陋枯燥。

中间有一只不像蛇也不像龙的动物。

一盏灯下面有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仿佛每个生命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

把自然的部分带入到生活中,二者密不可分。

2.6. 青铜金银镶嵌云纹犀尊

在环境恶劣的北方,人民务实工作,出产的产品不如楚国那样浪漫,因此这种物质精神会比较写实主义。

犀牛的体态健壮踏实,头微微往上仰,重心放于身体,有一种体量大如山的感觉。

身体运用错金工艺,把金和银错入肌肉骨骼的线条中,有一种视觉上面的美感,写实。

必定来自富贵人家。

2.7. 青铜怪兽

此乃青铜怪兽。这个造型绝对非写实。

头的部分舌头吐出来很长,充满强烈的舞蹈性。

身体又长出另一个怪兽,这是幻想之物。

对比上面两个造型,就能看出南北方性格文化上面的区别,表露的方法截然不同。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还有很多宝藏值得我们了解。

2.8. 金饰片

金饰片出土于北方。边疆国家与游牧民族有所交流,产生与中原文化上的差别。

中国本身没有狮子,卢沟桥上面的狮子是仿照哈巴狗之造型,而下图这个老鹰造型也本身不是中国本土的东西。

农业化之后的中国所表现的造型不会表现很凶猛的造型,相对来讲比较温和。

这些东西是从外面的少数民族进口而来,从而看出当时中国与外面的交流十分之深。

春秋战国的自由风气,造就了各地不同之文化风格。

三、三星堆传奇

三星堆出土的东西与中原文化大相径庭,出土的很多人面相。

在商到西周这一时期,因为中原文化比较不会用青铜器来塑造人物的造型,比较多做动物的东西。

即便用人像,也是陶俑,是用来陪葬的。

而三星堆这些东西是青铜像,造型与汉人也不太一样。

3.1. 青铜立人像

青铜立人像加上基座有两米六,是那个时代中最大最高的人像。中原文化不会做这些东西。

眉毛很粗,眼角往后拉长,嘴巴紧闭,耳朵很大,没有流露出人性温暖之感,冷酷阴森。

因为这是用来祭祀的,是与天地交流的。

两手握拳,可能是手握武器,因为是木头的部分所以岁月侵吞之。

衣服是多层V字领,背带往后拉,延申到背后扣好,表达得很细腻。

当时的穿着竟是如此,与中原文化差别挺大。

眼大耳大,考证说是半神半人之神人。

东北跳大神、西藏金刚舞、贵州傩戏。神人可能与巫术有很大关系。

头像与上文的立像长相相似,推测当时可能有工业基础,有同一个模范。

3.2. 黄金面具

黄金面具系用金箔涂在上面。

中原文化对于往生的人不用放面具,比较多用玉。

但在世界其他民族却有用之,比如古希腊迈锡尼文明、古埃及的法老、波斯亦都有此。

人类的文明能把黄金打造成如此漂亮的地步十分少见,并非中原文化本来的面目。

四、仙界的向往——楚国帛画

楚国帛画:当时没有纸,但有丝织品,编制成材料可以在上面画画,是谓帛画,一直延申到西汉时代。

中国美术史必有下面这两张画,被称为中国最早的人物画。

在商朝,人们相信祖先是鸟,相信人死后会变成神灵。

鬼神和祖先是一样的,祭祀鬼神等于祭祀祖先,祭祀祖先等于祭祀鬼神。

周公认为人与天神是不一样的,周天子是老天派来治理大家的,并不等于天,所以有天界和人界开始分开来。

人开始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贵族阶级掌握权力和物质上的繁华,便开始追求长生不老,此影响到秦始皇时代。

如果不能长生不老,便退而求其次,往生之后能够到仙界修行便可,故有仙逝一词。

有此概念便能理解这两张作品。

4.1. 人物御龙帛画

男子是墓葬的主人,头戴衣冠,长袍大修,有佩剑,有屈原的潇洒和自信。

手拉缰绳,套在龙身上,龙呈现U字形,上面有华盖,代表往上的天界,下面踏着是地界。

整体有一种飘逸的感觉,缰绳紧绷,衣袖飘飘,在天空之中享受自由和快乐,表达往生之后来到另一个世界中。

4.2. 龙凤人物帛画

女主人头上戴着发髻,亦是长袍大袖,裙摆拖地,像书法的线条。

当时的美女叫螓首蛾眉,额头很宽,是当时的审美观。女子优雅地祈祷,希望能到往生的世界中。

左边有一只猥琐龙,上面有凤凰,用简练的线条表达其高雅和快乐,几条线便能勾勒出此,虽像儿童画,立意却拉高到不一样的高度。

这两张画是楚国充满浪漫主义的遐想。

书画同源,这两幅画与后面的书法艺术亦息息相关。

五、坚毅的眼神——秦俑

春秋战国时代,最后由被秦国统一而终。一九七六年,在陕西出土兵马俑。

春秋战国开始,人的意识觉醒才会开始有人像,秦俑的发现是中国史非常重要的一环,以男性为主,有一种阳刚的部分,与楚文化的柔软有所不同,当时的兵马俑不是为了审美的需求,而是陪葬品。

兵马俑是量产的,装配式施工,而面部表情的不同是由于脸部雕塑是由不同的工匠做出来的,身体是有模具做的,工厂流水线施工。

兵马俑亦是高度的写实主义,一米八四,非常高。

中国艺术原则上不追求写实,在陶器时代、在商代都是如此,而是追求内心上细腻的感受,而不是过度写实的东西。

秦朝是高度集权的国家,严格务实的严肃氛围会影响到所创造之物。

面部表情:眉毛、眼睛、鼻子一点都不柔软,非常精明的眼神面对远方的敌人,在法家思想笼罩下之文化氛围由此观出。

在威权体制下,个体的存在是为了群体的价值。故观察兵马俑,要从整体来看,才能感受到其震撼与威慑力。

5.1. 跪射俑

跪射俑手准备按扳机,弓弩系木制故已消失,盔甲是一块块金属镶嵌在衣服上,可以看出以前的生活、穿着、武器等。

5.2. 立射俑

而此立射俑,身体呈现稳定的三角形,是比较稳的射箭方法,写实主义之表达。

兵马俑的造型线条是比较锐利的,在那个时代氛围中很严谨严格,进而影响到创作之风格。

六、微笑的觉醒——汉俑

秦灭亡之后,到兵荒马乱的楚汉相争,到汉代初年还是比较混乱的。

到汉文帝就任第二年,赋税减半,让人民自在安详地活着。

当时太仓的米已经多到吃不完,是一个丰衣足食的时代。

这种社会氛围会影响到当时的作品。

中国史中,能够露出微笑的时代并不多。

雕刻师傅在雕刻的过程中不自觉会把自己周遭遇到的面容刻画进去,在丰衣足食的年代,周遭的人都在微笑,便把这种笑容刻画进去。

这种笑容,不仅是生理上的真实,也是精神上的真实。

能够吃得饱是很大的福气。能够看到当时的丰衣足食的样貌。

6.1. 垂拱女子

垂拱女子露出淡淡的一抹笑容,汉朝相比秦朝,轻松自在表达无疑。垂拱而治

这种不紧不迫的感觉表达出来,东方的美学追求柔软,而西方美学却追求往上顶,这是非常不一样的感觉。

6.2. 跪坐俑

跪坐在地上的陶俑,身体柔软到融化于衣服中。

汉代的文化是优雅的,不会表露硬邦邦的宣扬,而是内敛到像淡淡一抹微笑。

这种坐姿便影响到日本的坐姿。眉目传情

含蓄并不是用嘴巴讲,是用动作展示,是用眉目,便能表达内心中的一种情愫。

6.3. 跳舞俑

舞蹈之雕塑十分精彩——水袖一前一后,身体呈现优雅的姿势,腰部往后,膝盖往前。

姿势如日本歌舞伎行走的姿势,是一种谦逊的态度,是一种东方的含蓄美学。

嘴角淡淡的微笑可见是活在丰衣足食的年代。

为何汉代持续三百多年,秦国却只有几十年?

因为法家太硬了,而汉代追求温和,所以才能持续长久。

历史的文字可以被篡改,而优雅的美,则永远不会。


终、后记

此系中国艺术漫步第三章节。总共十七章。之后的更新我会将跳转链接逐列于此。

此为本人本科时代启蒙老师李昇翰老师开设之公选课《中国艺术漫步》之笔记汇总整理。

艺术是心灵最后的救赎,中国艺术之滋养是本人精神世界赖以充慰之食粮,在此分享给朋友们。

中国艺术漫步系列汇总

其一 民之初生——石器及陶器创造

其二 浪漫与古典的青铜时代

其三 华丽的青铜时代到秦汉的人像

其四 汉隶与天圆地方之美

其五 汉代多元文化与人天信仰

其六 魏晋风范——墨韻留情

其七 魏晋风华——多元与传统

其八 佛教传入及炳灵寺、云冈石窟艺术

其九 千年敦煌上——悲愿与激情之美

其十 千年敦煌下——繁缛与辉煌之美

十一 唐代艺术——多元与大器之美

十二 唐代艺术——绚丽与感伤之美

十三 五代艺术——贵气与质朴之美

十四 北宋大观

十五 宋代艺术——墨韵与青绿之美

十六 宋代艺术——山水与民间之美

十七 元代艺术——隐逸之美

本文结束,感谢阅读。点击返回 然哥哲学,或首页